×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革新应用

文章来源:后王电子    时间:2025-04-14 17:16:09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革新应用

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卡原理及用途:本产品应用竞争抑制胶体金免疫层析的原理制成,用于检测谷物、饲料等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

样本溶液滴入检测卡的加样孔后,样本溶液中的黄曲霉毒素与金标抗体相结合,从而阻止金标抗体与纤维素膜上黄曲霉毒素偶联物结合。当样本溶液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大于检测限时检测线不显色,结果为阳性;当样本溶液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小于检测限时检测线显紫红色,结果为阴性。

一、技术原理深度解析

▌竞争抑制法工作模型竞争抑制法工作模型

A[样品AFB1] --> B(与胶体金抗体结合)

C[T线AFB1-BSA] --> D{竞争反应}

B --> D

D -->|AFB1浓度高| E(T线不显色→阳性)

D -->|AFB1浓度低| F(T线显色→阴性)

G[C线显色] --> H(质控有效)

二、性能优势三维对比

▲ 检测技术经济性分析

| 指标           | HPLC法      | ELISA法     | 本检测卡 |

|----------------|-------------|-------------|---------------|

| 单次检测成本   | ¥380        | ¥85          | ¥15       |

| 设备投入       | ≥¥50万      | ¥3-5万      | ¥0        |

| 操作培训周期   | 3个月       | 2周         | 30分钟   |

| 适用场景       | 实验室      | 实验室      | 现场检测 |

▲ 关键性能验证数据

- 灵敏度:1μg/kg(满足GB 2761-2017限量要求)

- 假阳性率:<3%(经玉米/花生/饲料基质验证)

- 温湿度适应性:15-35℃ / RH≤85%(突破传统试纸条限制)

三、标准化操作流程

▌三步完成检测

1. 前处理(8分钟)

- 粉碎样品至40目

- 70%甲醇溶液振荡提取

- 双层滤纸过滤

2. 层析反应(5分钟)

1. 垂直滴加3滴提取液(约100μL)

2. 水平静置等待显色

3. 倒置判读避免回流污染

3. 结果判读(2分钟)

| T线显色强度 | C线状态 | 结果判定 | 建议措施 |

|-------------|---------|----------|----------|

| >C线50%    | 正常    | 阴性     | 常规处理 |

| ≤C线50%     | 正常    | 阳性     | 复检确认 |

| 不显色      | 正常    | 强阳性   | 立即隔离 |

| 任何状态    | 不显色  | 无效     | 重新检测 |

四、行业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 粮食收储现场

- 检测策略:车车必检,每车5点采样

- 效益数据:降低退换货率42%(某粮库2023年统计)

▶ 食用油品控

- 技术改良:配套正己烷净化柱(回收率提升至92%)

- 检测精度:棕榈油/花生油/菜籽油验证RSD<9.5%

五、质量保障体系

- 质控品套装:

- 阴性对照(0μg/kg玉米基质)

- 临界值对照(20μg/kg国家标准限量值)

- 阳性对照(50μg/kg强阳性样本)

技术升级亮点

✅ 可视化增强:T线显色对比卡

✅ 防误操作设计:加样孔防溢流结构(降低操作失误率70%)

✅ 环境适应性:铝箔袋内置干燥剂(有效期延长至18个月)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已通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现场验证,适用于稻谷、小麦、玉米等8类主粮及23种饲料原料的快速筛查。

上一个:食用油安全革命:3秒识破地沟油黑科技 下一个: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