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确定农药残留标准的?
什么是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指农作物使用农药后残存于农产品中的农药母体、代谢物、反应产物及杂质等。
农药残留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等,其中与消费者直接关系最大的是食品或食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我国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以考虑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原则,制定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
农药残留标准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1. 确定需要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产品(或食品)和农药组合。
2. 进行农药残留降解模拟动态试验、国民膳食结构调查和农药毒理学研究,分别获得农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残存于农产品(或食品)中的残留值、我国消费者膳食数据和农药的毒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得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推荐值。
3. 经过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颁布实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制定残留标准时,以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基础,也就是执行最严格的安全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例如,如果食品中某农药残留量为50mg/kg时,可能会出现安全风险,那么将标准定为0.5mg/kg。
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并不意味着不安全,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取决于残留量是否超标。只有残留量超过了标准,才会对食用者的健康产生影响,没有超标的农产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